郭沫若学刊杂志社
 
/ / /
 
 
期刊名称:郭沫若学刊
主办单位: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
国内刊号:CN:51-1049/C
国际刊号:ISSN:1003-7225
出刊日期:季刊
期刊级别:
(2022版)复合影响因子:0.111
(2022版)综合影响因子:0.062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版A刊扩展;2022版A刊入库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郭沫若学刊》期刊简介
《郭沫若学刊》(季刊)1987年创刊。是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主管主管、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主办的刊物。始终以建立郭沫若学为己任,不断拓展研究新领域,不断推出新成果,备受国内外“郭研”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为广大社科工作者关注的刊物。
主要栏目:历史研究、书信研究、生平研究、文学研究、影响研究等。
本刊为:AMI入库(2022版), 龙源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超星收录, 博看网,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刊内信息不收版面费。查看详情
 
/ 稿 / /
 
《郭沫若学刊》稿约
《郭沫若学刊》(1987年创刊,季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7225;国内统一刊号:CN51-1049/C)是由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主管、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主办、乐山师范学院和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协办的唯一以郭沫若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业学术性期刊;2018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本刊常设主要栏目:生平思想研究、中外文化研究、文学研究、史学研究、古文字研究、创造社研究、川籍现当代作家研究、郭沫若与同时代人、郭沫若研究述评、学术争鸣、佚文资料等,欢迎专家学者不吝赐稿。
来稿须知
一、来稿应具有学术创新性,符合学术规范,严禁剽窃。
二、来稿请投至电子邮箱。
三、本刊采用三审三校制度,审稿周期三个月。来稿不予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有权对拟刊用稿件进行必要删改,若作者不愿接受删改请在来稿时注明。
四、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
五、本刊从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稿件采用后,即向作者寄送样刊并付稿酬。
六、来稿规范
1.篇名:简明、具体、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 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单位邮政编码;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职务、学位及研究方向、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文章如属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
3.摘要:文章应附100-300字的摘要,其内容应客观准确地反映论文主要观点。
4.关键词:每篇文章应选3-5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
5.来稿请使用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所列文献应与文内相对应,一般集中列于文末。
①参考文献按在文中首次引用的次序,排列序号[1][2][3]…。文献类型标识为:专著[M]、期刊文章[J]、报纸[N]、论文集[C]、专著(或论文集)中的析出论文[A]、网上期刊[J/OL]--。专著请注明原书名、作者、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时间、起止页码;论文注明原作者、标题、杂志名和出刊年月(含卷数和期数)等。
②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③…)。
点击在线投稿

 
/ / /
 
/ / /
 
 
/ / /
 
 
 
 

(c)2008-2018 聚期刊

 

本站产品最终解释权归JUQK.NET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